新闻中心
发布日期:2019-12-09
真挚的关爱、高超的医技、真心的付出,这是良医的风范。他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需,以自己的大爱无疆为病人的健康铺就了希望的绿色通道,以自己的坚守初心撑起了我院全科医学的一片天,以自己的使命担当为年轻的医者架起一座座通向成功的彩虹桥。他就是我院全科医学科的陈杰医师,一名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迹的医者。
陈杰医师师从于著名肝病学家贾继东教授,200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临床医学高级人才培养基地—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同年应聘到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从事内科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虽说初出茅庐但由于他工作勤奋、努力,医技双馨受到广大患者及同事的一致好评,自2013年开始连续三届当选天津市肝病学会委员。2014年被评为局级先进个人。2015年获本院教师授课大赛三等奖。2016年获本院医学知识竞赛优秀奖。2017年被评为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优秀教师。2018更是陈杰收获的一年:获得本院病历书写质量评比一等奖;被任命为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内科教研室秘书;当选为天津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HP学成员。
从医以来,陈杰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包括SCI论文一篇,中华版一篇,2012年荣获天津市肝病年会论文交流优秀奖。
名医姜泗长说:“行医是个苦行当,想舒坦轻松的人,最好不要念医科大学。”没有始终如一的坚持,怎么能够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医生。陈杰医师自参加工作以来,无论寒冬还是酷暑,一直坚持每天早上6:30准时来到病房,或查看危重病人或研究比对各种检查化验单化,检查病历是否完善,提前做好查房前准备。正是他的这种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才能练就医生扎实的内科基本功。
陈杰医师说,自己从医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成为一名患者心中的好医生。后来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才慢慢的找到答案…
他说,现在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年轻的患者,总是觉得身体不适,到好多医院检查都没什么大问题,用了好多药,也没什么起色。其实,这是因为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及健康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盲目对健康的过分关注就必然会引起激进的就医现象,就会认为我的身体出现问题,医生看不出来,治不好我的病,医院的医疗水平差等等问题。其实,对于消化科疾病除了常规的化验检查以外,还需要医生的耐心倾听与分析,先区分一下是器质性疾病还是功能性疾病。因为现在有一部分存在功能性胃肠病的患者,他们的治疗往往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长期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因此会对生活失去信心,这就需要我们医生运用整体医学的模式,从患者的生物医学,精神心理,社会活动三个方面来思考和分析病因及发病机制,抓住重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不单单是药物治疗,更多的是精神心理治疗,多与其沟通交流,耐心倾听。
为了医院发展,他2017年11月份远赴意大利佩鲁贾医院消化内科研修学习。在那里,他刻苦勤奋,克服了语言交流、饮食不适等重重困难,努力汲取国外先进的医学理念,为今后学科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为解决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难题,在我院率先开展小肠CT造影检查,提升科室疑难危重患者诊治水平。为进一步满足患者就医需求,陈杰医师正在努力学习内镜诊疗技术,目前正在积极联系国内著名医院进修学习,为以后能开展内镜下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过这些年的临床工作经验,陈杰医师总结说:“原来想要成为一名好医生,除了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的学习技能完善自我,最主要的是多体会体会患者的感受,多照顾照顾他们的心情,多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正如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中文的翻译简洁而富有哲理: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在其位,谋其事,干其事,他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担当的精神,不断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提升自我能力;他时刻铭记理想与责任,牢记“医者仁心,不忘初心”。在漫漫医道上,上下求索;他正以“安神定志,无欲无求”的心态服务一方百姓,佑一方百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