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2016年护理工作大会召开

发布日期:2019-11-29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2016年护理工作大会于2016年1月23日在医院会议厅召开。王广舜院长出席大会并讲话。杨志敏副院长作护理工作报告。刘伯芬主任主持会议。全院223名护理人员参加会议。

        院长王广舜在大会上讲话,对护理工作多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同时对医院今后的护理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护理工作要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护理学科发展上做文章,要争创天津市的护理重点学科;二是要用精准的岗位技能来支撑护理学科建设,支撑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科研工作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去完成,才能真正为群众健康服务,为社会做贡献;三是提升优质护理服务,要把经常性的工作做优,把高水平的工作做好,让患者真正感受到优质护理服务之所在。

        杨志敏在作题为《严明制度执行落实 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能力》的工作报告时,对2015年护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她说,2015年护理工作在院领导班子的关心支持下,全体护理同仁同心协力,积极进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5年11月12日由天津市护理质控中心组织的对40家三级医院护理质量检查中我院护理工作获得了优秀的好成绩,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由于艳芳护士长和孙桂芬护士及卢晓丹护士组成的代表队,在天津市护理学会组织的由38家医院参加的消毒供应中心知识竞赛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骨二科护士边福静、急诊科护士张猛获得天津市护理学会急救技能大赛二、三等奖。妇科护士李茜在宝坻区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中获静脉输液操作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被授予宝坻区“技术能手”的光荣称号。眼科护士长杨兰娜、内分泌科护士长梅会静在医院举行的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中双双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有24名同志担任天津市护理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委员职务,委员人数跻身我市三级医院前列;骨二科护士段少华作为天津市护理学会唯一的骨科青年委员代表,成为了中华护理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全年共获天津市科技成果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市级继续医学教育课题4项,发表论文25篇,其中核心期刊10篇、专业期刊15篇。在天津市护理学会举办的学术年会中有5篇文章被评为优秀论文,其中1篇在大会上宣读。全年共申报护理革新和护理小发明项目79项,35项获院内奖励。2015年为了提升护士的专科护理能力,共选派6名护士参加天津市护理质控中心举办的手术室、肿瘤、血液净化、ICU、PICC及糖尿病的专科护士培训,全年外出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学习107人次。共选派6名护士去北京医院进修,1名护士长赴匈牙利参加护理管理培训。护理工作紧紧围绕我院的中心工作,不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提高了护理质量和专科护理水平,各项护理指标得到圆满完成。

        杨志敏在报告中首先强调护士长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她说,强化护士长管理职能是提高护理服务能力的关键,护士长是科室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不仅是基层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又是上级指令的执行者和传递者,还是计划任务的实施者和检查者。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取决于各科室的护理水平,而各科室的护理水平关键又靠护士长的管理,因此护士长的管理理念、管理思路、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直接关系到医院护理质量的好与坏。除此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护士长敢于担当的精神,也是成就事业、提高质量的关键所在。2016年又有4名责任心强、服务热情高、业务技术过硬的年轻护理骨干走上护理管理岗位,为护理管理队伍注入新的力量。如何带好自己的队伍、提高科室的护理质量是摆在每位护士长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也暴露出我们管理力量的薄弱,科室之间出现了两极分化,管理能力强的护士长,工作中敢于管理,勤于思考,而且业务能力强,技术过硬,敢于创新,敢于探索,敢于实践,科室的护理质量不断提升。质量意识不强的护士长,管理无思路,工作没方法,标准不掌握,工作重点不突出,工作中缺少担当精神,多少年来护理质量没有起色,质量不能提高。她引用了比尔盖茨的一段话“想做事的人永远在找方法,不想做事的人永远在找理由,世界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成功开始于想法,但是,只有这样的想法,却没有付出的行动,还是不可能成功的”。要求各位护士长要彻底转变以往的管理理念,拓宽管理思路,创新管理模式,在创新上做文章,在做事上下功夫,摒弃不良的工作习惯,增加信心,提高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积极探索适合本科室管理的新方法,新举措,要以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敢于较真的精神对待科室的每一项工作,带头掌握把控标准,带头执行落实制度,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提高执行力。她说,作为一名管理者在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难题,难题往往是发展中的瓶颈、症结,我们要提高处理难题的能力,大胆的去尝试、去探索、去创新,正确处理好难题,改变工作局面,推动护理工作发展。同时还要用自身过硬的业务能力影响人,用精湛的实践技能带动人,从而赢得大家信任和尊重。今年护理部要加大对护士长的考核力度,除每年对护士长业务查房考核之外,每人每月完成2篇读书报告上报护理部。科室护理工作还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服务问题、责任问题要与护士长的管理责任挂钩,与效益工资挂钩,实行连带处罚。今年护理部的重点就是让职责、标准、制度落地,从护士长的管理入手,加强护士长对标准、制度、规范的考核,护理部将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到优秀医院参观学习,积极组织参加各项管理培训,开阔护理管理者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督促把控其他护理人员去严格执行制度落实,才能使各项护理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

        杨志敏在谈到护理队伍建设时指出,加强护理队伍整体建设是提升护理服务能力的保证。护理的职责就是为患者提供医学照顾、协助医生诊疗、沟通协调、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康复指导,这就要求作为一名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操作技能,还要有高尚的职业素养,这也是一个从医者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医疗服务不再是传统上的以“解除痛苦,拯救生命”为目标,而是从以“病人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更高层次的医疗服务模式转变,与医疗专业相比护理专业更重视人的不仅仅是疾病,而是人对健康问题的身心反应,这给护理职能增加了新的内涵,同时赋予了护士多元化的角色,护士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杨志敏指出,护理队伍建设首先从简单的仪表规范说起,护士的言谈举止,仪表仪容都代表着医院的形象,也代表着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护士接触病人的时间最早最多,护士的言谈举止、仪容仪表不规范就会降低整个护理队伍声誉,更会给医院带来不良的影响。希望大家永远不要忘记“你的言行代表医院的形象,你的服务标志着医院水平”这两句话。从服务角度来说,“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是只写在纸上,挂在口头上,而重点是怎样去做,怎样落实在行动上。王院长在每年的工作会上对护理工作都提出新的要求,比如做病人可感知的服务;做贴近病人、贴近社会、贴近临床的服务;护理服务在“实”自上下功夫,做让病人得到实惠的服务等等。今年王院长在工作会上又提出:“医院的立足和发展,决定于人民群众的认可,决定于患者的就医选择,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服务是永恒的主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王院长报告精神,从细节入手,从患者的需求出发,继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逐步扩大护理服务范围,提高护理学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杨志敏说,每一名护理人员都应该牢记职责。对分管病人的治疗、护理、检查、饮食、心理、家庭支持等情况了如指掌,应该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从病人的需要出发,多做病人需要的事。要时刻记住王院长所讲的:“有些我们认为是小事,但对病人和家属来说就是大问题,要牢固树立群众健康无小事的观念”。今年护理部要加大监督考核的力度,在强化岗位职责的落实上下大力量,要牢固树立“我的病人”的意识,严格岗位管理,做到责权利的统一。

        杨志敏说,2014年国家卫计委下发了《三级医院服务能力标准》,对护理工作是一个新的鞭策。对照标准,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服务能力来源于业务能力和岗位技能,护士能力的提高、水平的提升取决于知识的积累、经验的总结、技能的训练,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探索。今年我们要认真落实王院长《提高岗位技能深化优质服务》的报告精神,把加强岗位技能的培训考核和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作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护理部要制定各级人员考核内容,每年除常规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外,各科室对各层级护士每季度进行理论和技术操作考核一次。另外N0、N1护士每月还要完成一例个案报告,N2护士每两月完成一例重症个案报告,N3、N4护士每季度完成一例重症个案报告,护士长把关,护理部每季度抽查。要严格按晋级标准,加强对护士临床技能的考核,对那些综合能力考核不及格者不予晋级。我们还要改变以往的示教室考核办法,增加实战性考核内容,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能力。在今年的“5.12”护士节期间,全院要组织护士和护士长护理技能大赛,对优秀者给予表彰和奖励。通过多种形式来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能力和水平。

        杨志敏在谈到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时指出,严格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永远是提高护理能力的关键之关键。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一时的粗心,一时的懒惰,一时的侥幸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和伤害。成功学专家罗宾认为:“我们不妨在每天结束工作时,好好问自己下面的这些问题;今天我到底学到些什么?我有什么样的改进?我是否对所做的一切感到满意?如果你每天都能改进自己的工作,必然能够如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只有不停的通过自我反省,方能不迷失方向,方能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今年我们要结合我院党委提出的“树立高尚道德情操,严明制度执行落实”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按照王院长在今年工作报告提出的:“自觉做到执行制度规范无条件,遵守纪律规矩不含糊,守住底线不逾越,把道德建设和制度执行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要求,从自身做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每一项工作,认认真真做事,把制度、规范、标准融入到每一项工作中。护理部要加大对各项制度、规范、流程的检查力度,让制度,标准、规范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杨志敏说,教学科研的能力和水平永远是衡量一个医院实力的象征,多年来教学和科研能力一直是我们护理学科的弱项,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不强,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我们要认真对待临床带教工作,严格履行带教老师的职责。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要注重发现问题、总结分析、研究问题,同时护理部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充分发挥研究生,本科生的作用,给他们压担子,定目标,挖掘他们的潜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从而带动护理学科的快速发展。

        杨志敏强调,强化质量意识是提高护理服务能力的根本。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是医院赖以生存的根本,是病人选择医院最直接,最主要的标准,也是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根本。她要求大家要认清形势,牢固树立起问题的意识。作为一名护士长不能发现自身和科室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最大的问题。2016年我们要在提高服务能力上做文章,强化各级人员参与质量管理意识,充分发挥各级管理者的管理职能,加强专科护士专业能力的培养,继续选派护理人员参加专科护士和各种专业培训班,不断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护理水平。

        杨志敏说,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国家卫计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的关键年,我们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任务是艰巨的,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围绕我院的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王院长2016年医院工作大会报告精神,集思广益,献计献策,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不断提高岗位技能,不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不断提高服务患者的能力和专业水平,真正让患者感受到优质护理服务的成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去迎接新的挑战,为医院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大会对2015年护理工作主要指标进行了展示。


  1.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