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没有硝烟的战争 —隔离观察四病区抗疫纪实

发布日期:2020-04-08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一场突发的疫情让本该宁静祥和的春节蒙上了一层阴影。突发于湖北武汉的疫情由于春运大潮,有向全国扩散的趋势。大年初一,院领导反应迅速,果断决策,全院中层干部紧急到岗,院党委书记王广舜表情凝重,宣布全院进入紧急战时状态。全院医护人员任何时间保证15分钟必须到岗。随着五名医疗队员在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切目光中紧急驰援武汉,宝坻区人民医院也正式拉开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战。一周之后宝坻百货大楼聚集性感染事件日渐明晰,宝坻成为天津市抗击疫情的主战场,我院反应迅速,决策果断,众志成城,科学防治,最终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

  

  

  作为抗击新冠肺炎主战场,隔离观察四病区成立之初就注定了它将承担起重要的使命。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在院领导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在全院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后勤行政人员的鼎力相助下,隔离观察四病区全体医院护人员展开了与新冠病毒的殊死搏斗,上演了一幕幕感人肺腑的动人事迹。

  

  在这场“战疫”中,单淑香主任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深入一线,事无巨细,细心观察每个病人的病情变化,指导每个病人的具体诊断和治疗,在她的严格把关下,没有漏掉一个新冠肺炎疑似病人。兑现了隔离观察病区成立之初她向院领导许下的“有我在这儿,不会让一个新冠病人漏掉”的铮铮诺言。而在这背后,却是她连续几日几夜不眠不休的辛苦付出。记得有一个病人,两次核酸检测均阴性,单淑香主任凭借多年的经验和职业敏感性,认为这个病人不能轻易排除。第三次核酸检测证实了她的判断,患者确诊为新冠肺炎,转入海河医院进行治疗。在单淑香主任的带领下,隔离观察四病区的医护人员紧张而有序的开展工作。林振涛、张颖超、王立婧,这几名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负责技术组的全面工作,并负责指导从其他科室抽调过来的一线医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胜任工作。耳鼻喉科的何信、张春秋医师穿脱隔离防护服总是那么干净利落,不会发生一丝职业暴露。外一科的孙建贺医师,肿瘤科的徐宝鑫医师,胸外科的高梓修医师采集起咽拭子来快速准确、不漏掉了一点可疑的地方。骨科的王学建医师、寇乐医师观察病人病情细致入微,总能够从中发现患者异常信息,并及时汇报给主任和专家组。口腔科的齐海涛医师,甘愿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对可疑患者反复采集标本直到患者确诊为止。这些平日里看似平凡普通,虽然医师们没有豪言壮语,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最美逆行者的铿锵誓言。

  

  作为隔离观察病区护士长,汪红辉深感责任重大。只有全力以赴才对得领导的重托和战友们的信任。从疫情之初,到全部留观病人清零的三十多个日日夜夜里,她从未离开过医院半步。汪红辉护士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护理人员,这些平日里看似柔弱和稚嫩的肩膀,在危难时刻,扛起了一片天。护士郝玉娇第一个穿好防护服踏入“红区”,护师周志晔,赵建杰技术操作基本功扎实,静脉穿刺总能一针见血;护士商连芹、王迪作风顽强,敢于冲锋在前;邓金霞、张晓茜这两名由手术室抽调的优秀护理人员,干起隔离观察病区的工作来,竟是如此得心应手;外三科的陈英璐、产科的潘超、骨二科的白润雅几位年轻的护士,虽然年龄不大,但干起工作来却一丝不苟。在她们的眼里,病人就是亲人,在抗击新冠肺炎最艰苦的日子里,平凡的她们,在隔离观察四病区迸发出惊人战斗力和坚决的执行力,展现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顽强斗志。

  

  隔离观察四病区中的每位战士,在一起战斗的岁月里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学习、互相进步、互相监督。穿脱防护服、手卫生时我们是彼此的眼睛,互相监督决不能发生污染;出“红区”后我们是彼此的家人,贴心的热好饭菜,等待队友进餐;团队成员里谁有心事我们是彼此的知己,互相宽慰和鼓励并解决实际问题…….在这难忘的30多个日日夜夜里,隔离观察四病区在医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个科室的鼎力协作下,勇往直前,以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坚守住阵地。成功的筛查出需要隔离留观病人300余人,无一遗漏的将59位新冠肺炎患者确诊,并转运至海河医院继续救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向医院,向区委、向全区的老百姓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隔离观察四病区在送走最后一位患者时,大家依依不舍,合影留念,这份难忘的经历必将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激励大家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勇挑重担,笃定前行。


  1. 附件列表: